韩城网红兴风作浪网:网络监督绝不容忍沦为“私仇工具”
——理性看待网红言论,客观审视地方工作


2025年4月至8月期间,抖音平台名为 “黄某齐(韩城市桑树坪人)(环保卫士)” 的账号再度活跃,发布大量针对韩城市环保工作、企业运营以及部分政府决策等多方面的负面视频信息,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轮新的舆论风波,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广泛讨论。
回顾 2024 年,该网红曾因发布韩城市环保问题虚假视频引发舆论风波,经公安等多部门联合调查核实,其视频中企业违规倾倒垃圾、环保部门监管不力等核心指控均为捏造。查实黄某齐为报复存在经济纠纷的企业,通过剪辑拼接无关画面与黄河场景,刻意制造垃圾入河假象,严重误导公众认知、破坏网络生态,最终因虚构事实被依法行政拘留。值得一提的是,案发时黄某齐因先前的打架斗殴事件,尚处于取保候审期间。
然而,在 2025 年刑满释放后,黄某齐并未汲取教训,再次在网络上肆意发表各种未经证实的言论。在其近期发布的内容中,部分言论涉及对韩城市一些重点环保项目进展的歪曲解读,声称项目推进缓慢是因相关部门不作为;还有一些言论则针对当地部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,无端指责企业存在环境污染隐患,这些言论在网络上迅速传播,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受到误导,对韩城市的发展环境产生质疑,给当地的社会秩序与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。其行为符合中央网信办“清朗·整治‘自媒体’发布不实信息”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的“恶意蹭炒误导公众”“多种手段歪曲事实”等情形,且作为刑满释放人员,以服刑经历为噱头博流量,违反网络视听平台对违法失德人员的管理规定,破坏网络生态。
网络空间作为虚拟与现实紧密交织的公共领域,绝非法外之地。网络监督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,无疑是公民参与社会事务、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且有效途径。通过网络平台,公众能够及时发现并反映各类社会问题,对政府工作与企业行为形成有力监督,促使其不断改进与完善。但必须明确的是,网络监督绝不能沦为个人泄愤报复、要挟施压的工具。部分网络账号持有者,为追求所谓的流量热度,或出于个人私利,在发布言论时,全然不顾事实真相,既未深入实地核查事件的来龙去脉,也未充分考量社会公共利益,仅凭碎片化信息,甚至是主观臆断、恶意揣测,便在网络上肆意发声。这种行为不仅严重偏离网络监督的初衷,违背基本的社会道德与法律规范,更可能干扰政府正常的施政节奏,误导公众舆论走向,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极大冲击。
政府决策与行政执法,始终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根本遵循,同时紧密结合地方历史文化、风土人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。在制定政策与执行公务过程中,需兼顾长远规划与阶段性目标,秉持 “徐徐图之” 的科学态度,稳步推进各项工作。以韩城市为例,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,当地政府充分考虑韩城独特的地理环境、产业结构以及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。一方面,严格落实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要求,对各类环境污染问题保持高压态势;另一方面,积极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培育绿色新兴产业,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。在城市规划建设、民生保障改善等诸多领域,韩城市政府同样立足本地实际,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,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,确保政策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。
网络行为必须严守法律法规底线,自媒体从业者作为网络信息的重要传播者,应切实强化社会责任意识,对所发布内容的真实性、客观性承担主体责任。在发布任何信息前,务必进行充分、深入的调查核实,确保信息准确无误。公众在参与网络讨论、获取信息时,也需保持理性判断,提高信息甄别能力,自觉抵制不实信息的传播,避免成为网络谣言的助推者。政府部门在持续畅通合法监督渠道,保障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同时,要进一步加大对网络空间的监管力度,坚决打击借监督之名实施的造谣诽谤、恶意攻击等违法行为。通过加强与互联网企业、网络平台的协作配合,建立健全信息监测、预警、处置机制,及时发现、清理网络谣言与不良信息,维护清朗网络空间与正常社会秩序。此外,政府还应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透明,主动回应社会关切,及时发布权威信息,以公开赢得公众信任,以透明消除误解质疑,推动形成政府、企业、社会组织、公众等多方协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,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环境。
同时,对于有重大案底的网络账号运营者,相关部门应探索建立更为严格的网络行为约束机制。当前,广电系统对劣迹艺人有着明确的封杀规定,以维护行业风气和社会公序良俗,而在网红领域,类似的约束性措施尚不完善。有重大案底的网红若不受限制地活跃于网络空间,其凭借积累的流量和影响力,极易再次发布不实信息、煽动不良舆论,对网络安全、舆论风向乃至社会稳定造成潜在风险。因此,有必要推动建立针对有重大案底网红的流量限制、内容审核强化等机制,从源头上降低其滥用网络影响力的可能性,为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筑牢防线。